【时间】2025年10月30日(周四)下午14:30开始
【地点】线下讲座,9A103会议室
【主题一】复杂场景和数据受限下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缺陷视觉智能检测研究
【主讲人及介绍】
   吴佩树,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据智能分析,航空高端装备缺陷智能检测方法与应用。入选首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厦门大学南强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主持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项,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国家重大专项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项目5项。目前,以第一作者(含导师一作)在The Innovation, IEEE TII, IEEE/CAA JAS, IEEE TIM, ESWA等计算和工业智能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篇,CCF-B和EI会议论文2篇,其余合著SCI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
【内容简介】
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长期服役于极端环境,其缺陷检测面临传统方法效率低下与智能化不足的挑战。针对此难题,本研究围绕复杂场景与数据受限两大核心瓶颈,系统性地开展了从理论到应用的智能视觉检测研究。本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提出了跨层协同对齐检测框架,解决了有监督检测中的匹配波动问题,显著提升了模型的收敛稳定性与检测精度。第二,构建了无监督异常检测模型,通过特征空间重构有效应对了真实缺陷样本稀缺的难题,实现了无需标注的精确异常识别。第三,提出了相似性语义解耦迁移学习方法,抑制了跨域小样本检测中的负迁移风险,增强了模型在异构工况下的泛化能力。第四,设计了轻量化识别与自适应蒸馏机制,成功平衡了精度、速度与算力,满足了实时运维的工程需求。
【主题二】面向城市碳中和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多时间尺度协同优化与控制
【主讲人及介绍】
    侯启林博士,澳门大学电机及电脑工程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最优运行与控制,深度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科技厅粤澳科技创新联合资助项目等研究,累计发表SCI/EI论文5篇。
【内容简介】  
    在“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大量可再生能源接入城市电力系统。同时,粤港澳核心城市负荷密度快速增长,配电网需支撑源荷互动。传统交流配电网无法适应,亟需利用直流配电和柔性互联,提升供电容量、消纳新能源、提高能效。本报告围绕柔性互联设备与新能源逆变器的协同调控,提出分布鲁棒机会约束与分层电压控制方法,推导换流器控制稳定性边界并融入日内/实时优化,实现毫秒级本地控制与系统级经济调度深度融合。基于RTDS半实物与粤澳典型馈线算例验证,该方法显著减少电压越限、降低网损与弃光率,提升新能源消纳与供电能力,为城市配电网高比例新能源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可实施路径。
诚挚欢迎广大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