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22-08-21

激光微纳制造与光学传感技术研究团队

 

一、 团队研究方向简介

本研究团队致力于将“微纳光学结构”的新颖光学效应与传统光纤传感技术相结合,开展基础及应用基础领域的研究工作。团队总体研究思路框图如下:

1. 激光微纳制造:聚焦超短激光脉冲细微加工应用领域,开展激光微纳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并研究超快激光在激光光刻、激光微机械加工、透明材料内部的微纳改性等方面的应用。

 

2. 微纳传感与光场调控:开发微纳光学传感器件,如MEMS传感器、基于微光纤的温湿度传感器、微纳生物传感器等;研究人工光学微纳结构中光场传输动力学行为,利用相位、振幅、偏振等信息实现微纳光学结构中的光场调控;

 

3. 微纳结构增强光谱技术及检测应用:将微纳光学效应(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光子带隙效应等)、光纤传感技术及激光光谱技术相结合,开展微纳结构增强的拉曼光谱、荧光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将相关技术用于食品安全、饮用水检测、生物医学等领域。

团队制备的各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纤探针

基于光纤SERS探针的实际检测应用

4.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高精度ROTDR、BOTDA等分布式光纤温度、应变传感系统,着重发展BOTDA中温度、应变高精度解耦方法,用于地表/地震断裂带应变监测、隧道温度监测、建筑物入侵报警系统等实际应用场景。

https://www.neubrex.com/img/technology/kouseido/001.jpg

二、团队成员

团队负责人

王红成蓝底.jpg王红成,男,博士,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本科高校物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7年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后至今在东莞理工学院工作。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美国三大光学中心之一的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光学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光学传感技术、光场调控、深度学习算法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LED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育计划项目、广东省高校创新人才培育项目、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在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联系方式:wanghc@dgut.edu.cn

团队核心成员

刘晔,女,博士,研究员,物理与光电工程系系主任。200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重点实验室,2010-2018年在中科院安徽光机所从事科研工作,2018年以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入职东莞理工学院。主要从事微纳结构增强光谱技术、激光微纳制造、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广东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参与国家973、863、中科院先导专项等项目的研究,在Nanoscale、Sensors and Actuators B、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授权7项)。联系方式:liuye@dgut.edu.cn

周飞,男,博士,副研究员。2006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重点实验室,2011-2018年在中科院固体物理所从事科研工作,2018年以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入职东莞理工学院。主要从事微纳光子器件及应用、MEMS器件研制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各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两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的研究。在Angew. Chemie. Int. Ed.、Sensors and Actuators B、Opt. Express、Opt. Lett.等刊物发表文章70余篇,引用次数2000余次。联系方式:fzhou@dgut.edu.cn

叶海,男,博士,讲师。2013年博士毕业于暨南大学,获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纤传感与生物医学光学检测技术。主持并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项目(重点项目)、东莞市产学研合作项目等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十余项。联系方式:yehai@dgtu.edu.cn

张耿,男,博士,讲师。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2012年期间在东莞宏威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7月后在东莞理工学院任教至今,2019-2020年期间曾在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访学。主要研究方向有微纳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发光与显示技术、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光催化技术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科技项目7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联系方式:zhanggeng@dgut.edu.cn

陈曼娜,女,博士,讲师。2019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光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光学、计算物理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广东省粤莞联合基金项目各一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Phys. Rev. A, Phys. Rev. E, Opt. Lett.等重要期刊发表文章数篇。联系方式:chenmn@dgut.edu.cn

张绍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稀土-铁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定向生长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检测研究。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联系方式:zhangshaoq@126.com


黄晓园.jpg黄晓园,男,硕士,助理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视觉、激光微纳加工等。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项,东莞市社会发展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长期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各类学科竞赛,屡获佳绩。联系方式:huangxy@dgut.edu.cn

吴熙,男,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2010年本科毕业于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8年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年以博士后引进方式入职东莞理工学院。主要从事宽禁带半导体晶体的生长和表征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广东省粤莞联合基金青年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总装预研和博士点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在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AIP Advance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联系方式:wuxiak@126.com

廖毅鹏,男,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201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探测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光纤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尤其是光纤传感器在微尺度海洋动力过程的原位监测与测量。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广东省粤莞联合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在Optics Express,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IEEE Photonics Journal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联系方式:ypliao@dgut.edu.cn

三、团队成员近期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资助机构

经费

(万元)

起止时间

1

高灵敏倏逝波光纤SERS探针及其微流控生物检测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0

2019.01-2022.12

2

可见光激发下金纳米颗粒修饰氧化锌微纳阵列薄膜的LSPR增强气敏特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4

2018.01-2021.12

3

多功能建筑结构智能监测传感器研发及工程化开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

90.7

2020.01-2023.12

4

恶臭气体高精度在线监测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

160

2016.07-2020.06

5

高功率、大脉冲能量超快激光器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

80

2017.07-2020.12

6

分数阶光学系统中晶格势对孤子和光束坍塌的作用机理及控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

5

2020.1-2020.12

7

基于光纤倏逝波的微流控-SERS光谱技术及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广东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

25

2020.1-2022.12

8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增强型光纤传感技术的水中抗生素快速检测系统

东莞市社会科技发展重点项目

20

2019.07-2021.06

9

微纳传感器件及应用

东莞理工学院青年科研团队项目

30

2019.12-2022.11

10

携带轨道角动量的光束制备螺旋型光纤的关键技术研究

广东省粤莞联合基金/青年项目

10

2020.01-2022.12

11

微光纤高阶模截止波长调控特性及其传感应用研究

广东省粤莞联合基金/青年项目

10

2020.01-2022.12

12

复合助熔剂-温度梯度技术生长高结晶质量GaN晶体的研究

广东省粤莞联合基金/青年项目

10

2020.01-2022.12

四、近年来的科研成果

学术论文

1. Fei Zhou, Ye Liu, Hongcheng Wang, Yadong Wei, Geng Zhang, Hai Ye, Manna Chen, and Dongxiong Ling, “Au-nanorod-clusters patterned optical fiber SERS probes fabricated by laser-induced evaporation self-assembly method”, Optics Express, 28: 6648 (2020).

2. Peng Chen, Hongcheng Wang, Manna Chen, Lifu Zhang, “Coherent interactions of Airy beams and solitons in nonlocal nonlinear media”, Optics Communications, 459:124915 (2020).

3. Ye Liu, Fei Zhou, Hongcheng Wang, Xiaoyuan Huang, and Dongxiong Ling, “Micro-coffee-ring-patterned fiber SERS probes and their in situ detection application in complex liquid environment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99: 126990 (2019).

4. Manna Chen, Qi Guo, Daquan Lu, Wei Hu, “Variational Approach for Breathers in a Nonlinear Fractional Schrödinger Equation”, Communication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71: 73-81 (2019).

5. X. Wu, H. Hao, Z. Li, S. Fan, Z. Xu, “GaN crystals growth in the Na-Li-Ca flux by liquid phase epitaxy (LPE) technique”, J. Cryst. Growth, 521: 30-33 (2019).

6. Peng Chen, Hongcheng Wang, Lifu Zhang, Ye Liu, Dongxiong Ling, Steering the propagation of finite-energy Airy beam by spatial phase modulation, Resutls in physics, 13: 102196(2019).

7. Manna Chen, Xiaorou Ping, Guo Liang, Qi Guo, Daquan Lu, Wei Hu, “Dark-bright Quadratic Solitons with a Focusing Effective Kerr Nonlinearity”, Physical Review A, 97:013829 (2018).

8. X. Wu, H. Hao, Z. Li, S. Fan, Z. Xu, “Fabrication of GaN single crystals at 700°C using Na-Li-Ca mixed flux system”, AIP Advances, 8: 055326 (2018).

9. Ye Liu, Zhulin Huang, Fei Zhou, Xing Lei, Bo Yao, Guowen Meng, and Qinghe Mao, “Highly sensitive fibr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probes fabricated using laser-induced self-assembly in a meniscus”, Nanoscale, 8: 10607 (2016).

10. Hongcheng Wang, Multi-peak solitons in PT-symmetric Bessel optical lattices with defects, Front. Phys., 11: 114204 (2016).

11. Hongcheng Wang, D.N. Christodoulides. Two dimensional gap solitons in self-defocusing media with PT-symmetric superlattice, 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 38: 130–139 (2016).

12. Y. Liao, J. Wang, S. Wang, H. Yang, and X. Wang,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for seawate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based on microfiber MZ interferometer with a knot resonator”,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34: 5378-5384 (2016).

13. Dilong Liu, Fei Zhou, Cuncheng Li, Tao Zhang, Honghua Zhang, Weiping Cai, and Yue Li, “Black gold: plasmonic colloidosomes with broadband absorption self-assembled from monodispersed gold nanospheres by using a reverse emulsion system”, Angew. Chem. Int. Ed., 54, 9596-9600 (2015).

专利

1. “一种锥形光纤SERS探针的制备方法”,发明,授权号:ZL201811342587.9。

2. “一种远程SERS光谱检测系统及方法”,发明,授权号:ZL201910052916.4。

3. “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光催化原位监测系统”,发明,授权号:ZL201811350850.9。

4. “一种液相原位SERS检测方法”,发明,授权号:ZL201910054272.2。

5. “一种倏逝波光纤SERS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发明,授权号:ZL201811414826.7。

6. “一种实用化咖啡环图样光纤SERS探针的制备方法”,发明,CN201811144372.6。

7. “一种微流控生物监测系统及方法”,发明,CN201811421631.5。

8. “一种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温度、应变解耦方法及系统”,发明,CN201910010423.4。

9. “激光诱导一步提拉法制备锥形光纤SERS探针的方法”,发明,CN201811144266.8。

10. “高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和方法”,发明,CN201511015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