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架构

    师资队伍

    专业介绍

  • 教学工作

    通知公告

    教学团队

    教学动态

    评估认证资料

    评估认证动态

    教学研究

    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

    规章制度

  • 科学研究

    通知公告

    科研团队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 党群工作

    理论学习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关工委工作

  • 学生工作

    学工团队

    工作动态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

    学生事务

  • 招生就业

    招生动态

    专业介绍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动态

  • 校友工作

    组织架构

    工作动态

  • 人才招聘
  • 学校主页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架构 师资队伍 专业介绍
  • 教学工作

    通知公告 教学团队 教学动态 评估认证资料 评估认证动态 教学研究 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 规章制度
  • 科学研究

    通知公告 科研团队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 党群工作

    理论学习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关工委工作
  • 学生工作

    学工团队 工作动态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 学生事务
  • 招生就业

    招生动态 专业介绍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动态
  • 校友工作

    组织架构 工作动态
  • 人才招聘

×

专业介绍

  • 通信工程专业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 自动化专业

专业介绍

  • 通信工程专业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 自动化专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介绍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该学科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计算机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控制及自动化装置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本专业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面向电气装备制造、电力系统和电气自动化等领域,紧扣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迭代升级开展专业建设。

交直流混合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示范基地效果图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面向电气装备制造、电力系统和电气自动化等领域,紧扣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迭代升级开展专业建设。

二、师资队伍

本专业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0人。

四、主要课程

五、实验条件

本专业实践条件优良(已投入3千多万元建成实验室),拥有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数模混合实验室、电气工程综合实验室、新能源应用技术实验室、电机与拖动原理实验室、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继电保护原理实验室、单片机原理实验室、DSP技术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应用(ARM)等20余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实验室面积2500余平方米。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验台(左) 户外风光互补实验装置(右)

户内风光储等多能源互补实验室

六、实习与创新基地

专业建有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与南方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园集团、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散裂中子源(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等多家高科技上市企业合作设立了4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设有1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本专业本科生在大三/大四阶段可进入实习基地,开展包括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活动。

学生在外实习参观变电站

七、科研平台

建设有华南地区最大的直流混合微电网数模混合实验室,拥有东莞市分布式新能源及智能配电网重点实验室和东莞市新型电力系统工程技术中心两大科研平台。

新能源实验室

交直流混合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示范基地

八、培养成果

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并获得国家一、二等奖。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毕业生较多就业于南方电网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等供电企业、发电企业、电力勘测设计研究单位和电气设备制造企业。

学生连续三届(两年一届)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斩获国家级大奖


教学机构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生院
  • 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院)
  • 电信工程与智能化学院
  • 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 机械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国际微电子学院
  • 生命健康技术学院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 粤台产业科技学院
  • 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学生社区知行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 国际学院
党政管理机构及群团组织
  • 党政办公室
  • 纪检监察室
  • 组织统战部
  • 宣传部
  • 人力资源部
  • 学生工作部
  • 就业创业与校友工作部(就业服务中心)
  • 发展规划部
  • 教务部(招生办公室)
  • 科研部
  • 国际交流与合作部(港澳台和外事工作部)
  • 财务部(招标与采购管理办公室)
  • 审计工作部
  • 总务后勤部
  • 安全保卫部(武装部)
  • 工会
  • 团委
教辅机构及科研机构
  • 图书馆
  •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
  • 分析测试中心
  • 科技创新研究院(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研究中心)
  • 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产业机构
  • 东莞理工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学院行政办公室电话:22861102

学生工作办公室电话:22861103

粤ICP备05008829号
  • 官方微信